為什么不愿意學習
為什么不愿意學習
王聳
我們經常說:學生不愿意學習,這咋辦?這學生太笨了教不會?這些問題交給學生來回答可能會得到兩個答案:我學不會,老師,真的學不會;老師我不想學習,真不想學。但是這些學生被我們安排去打掃衛(wèi)生,或者去搞一個體育活動,或者其它的一些事情,他極有可能可以做好。只能說極有可能,我們不能說一定可以。
把這些問題放在我們自己身上來試試:我們學校項推行學案教學,各種弄不成,這老師不行。其實這些老師真的不行嗎?未必!這些老師里面可能有相當一部分老師是教學的骨干、成績突出的。
那這些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了?回答就是:我不想學習!
我們把視線轉向學生。先來思考:為什么學生不想學習?盧梭在《愛彌兒》里面的寫過一句話:讓孩子產生學習欲望,那么一切方法都會是好方法。
《學習本質》中有這樣一段話:游戲和活動當然可以一上來就激發(fā)兒童的興趣,同樣,目標對于所有青少年和成年人來說也讓總是能帶來動力,但成果從來不是自動獲得的,單憑一些手段,不一定能產生什么效果,即使有效果,也并非在任何條件下都適用。這些人手段需要非常具體的特定條件才能激發(fā)學習者的興趣,而且還需要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,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。
這段話起碼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。意識我們激發(fā)學生興趣可以從活動和目標兩個方面展開。其次,活動需要連貫性和持續(xù)性,目標需要貫穿其中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激發(fā)學生學習的動機。
但是書中緊接著又這樣寫道:激發(fā)學生的動機可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教師就算用了一整套吸引學生的手段(幽默、魅力、噱頭、情節(jié)設置、新技術)也無濟于事。有某種東西形成了阻礙:情景、說話者的行為、學習者心中的圖景、和班級同班同學的關系等。
隨后有補充道:斯金納認為學習者如果經常遭遇失敗就會失去動力,比如精神和肉體的懲罰以及鼓勵的缺乏就會讓人產生“失敗”的體驗。羅杰斯認為動機的真正來源是人的內在需求。動機在建構主義者眼中被認為存在與學生及其所處環(huán)境的互動關系中。
然而“我不想學習”在實際中該怎么解決呢?
首先,應該充分考察學生的元概念體系。也就是說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是什么樣子的,形成了什么樣的知識結構。每一個人的已有認知是相對穩(wěn)定的,尤其是“學困生”和“自負者”,他們不愿意讓新的知識進來打破已有的知識“平衡”,或者這個平衡沒有被找到一個合適的破除點。這個不太容易理解,我們老師可能會認為學生不學習新知識怎么能行呢?這就沒有形成平衡。這里的平衡指的是學生對于學科價值和內在需求的平衡,他們會認為我學不學你說的東西又能如何?我現(xiàn)在知道的夠多、夠用了。所以,我們需要明白學生“平衡”的知識的切入點在哪里?
然后,給學生一系列的目標。這些目標當然來自學科以及《課程標準》,還需要來自學生(學情),這些目標最起碼的一個作用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價值。其實還可以打雞血?。∈裁吹?,讓學生感受到不學習將無法達到他自己內心的期望值。關鍵是這些目標還得能實現(xiàn)。
接著,設置一系列的學習活動。學習活動不能是雜亂無章的,也不能是照搬課本上已有的結構,這樣學生不愿意按照你的設計去完成活動。因此,學習活動的出發(fā)點一定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活動經驗,第一個學習活動必將以此為起點然后引發(fā)學生認知沖突和價值沖突,讓學生明白我原來的東西不行,需要一個新的知識來完成補充。然后第二個和后續(xù)的學習活動以遞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探索和概念體系的完善,尤其要注意的是學生一定要形成一個新的、穩(wěn)定的、相對封閉的知識結構,促進知識的內化。
還有,激趣要超越“胡蘿卜+大棒”。學習活動完成的好的,我們就換著花樣的獎勵和鼓勵,完成不好時絞盡腦汁的諷刺和懲罰,這樣并無助于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提升。有用,是學生學習動機的終極目標。我學習了,將會獲得怎么樣的幫助和效果,沒學好將會面臨怎樣的問題和難題,必須要讓學生明白。
老鼠完成迷宮穿越的目的是為了擺脫饑餓的需求。沒有了環(huán)境,動機便全無用處,它是對環(huán)境的一種回應。我為什么學習?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學習?